在Chrome中,console对象定义了两个方法,它们做的事情是一样的:
console.log(...)
console.dir(...)
我在网上读到过,dir在记录对象之前获取了它的一个副本,而log只是将引用传递给控制台,这意味着当你去检查你记录的对象时,它可能已经改变了。然而,一些初步测试表明,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而且它们都可能会显示与记录时不同的对象状态。
尝试在Chrome控制台(Ctrl+Shift+J)看看我的意思:
> o = { foo: 1 }
> console.log(o)
> o.foo = 2
现在,展开log语句下面的[Object],注意它显示了值为2的foo。如果使用dir而不是log重复这个实验,情况也是一样的。
我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两个看似相同的功能会出现在主机上?
之前的7个回答都没有提到这个控制台。dir支持额外的参数:depth, showHidden,以及是否使用颜色。
特别有趣的是深度,它(理论上)允许遍历对象到console.log支持的默认2个级别以上。
我写“理论上”是因为在实践中,当我有一个Mongoose对象并运行console.log(Mongoose)和console.log时。Dir (mongoose, {depth: null}),输出是相同的。实际上递归深入到mongoose对象的是使用util.inspect:
import * as util from 'util';
console.log(util.inspect(myObject, {showHidden: false, depth: null}));
console.log()和console.dir()的区别:
以下是简单的区别:
console.log(input):浏览器以良好的格式记录日志
console.dir(input):浏览器只记录对象及其所有属性
例子:
以下代码:
let obj = {a: 1, b: 2};
let DOMel = document.getElementById('foo');
let arr = [1,2,3];
console.log(DOMel);
console.dir(DOMel);
console.log(obj);
console.dir(obj);
console.log(arr);
console.dir(arr);
在谷歌dev tools中记录以下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