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正则表达式中使用非捕获组,即(?:),它们有什么好处?


当前回答

它非常简单,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日期示例来理解,假设日期被提到为2019年1月1日或2019年5月2日或任何其他日期,并且我们只想将其转换为dd/mm/yyyy格式,那么我们不需要月份的名称,即1月或2月,因此为了捕获数字部分,而不是(可选)后缀,您可以使用非捕获组。

所以正则表达式将是,

([0-9]+)(?:January|February)?

就这么简单。

其他回答

让我举个例子:

Regex代码:(?:animal)(?:=)(\w+)(,)\1\2

搜索字符串:

第1行-动物=猫、狗、猫、老虎、狗

第2行-动物=猫、猫、狗、狗、老虎

第3行-动物=狗、狗、猫、猫、老虎

(?:动物)-->未捕获组1

(?:=)-->未捕获组2

(\w+)-->捕获的组1

(,)-->捕获的组2

\1-->捕获组1的结果,即第1行是猫,第2行是猫、第3行是狗。

\2-->捕获组2的结果,即逗号(,)

因此,在这段代码中,通过给出“1”和“2”,我们在代码后面分别回忆或重复捕获的组1和组2的结果。

根据代码的顺序,(?:动物)应为第1组,(?=)应为2组,并继续。。

但通过给出?:我们使匹配组不被捕获(在匹配组中不计数,因此分组编号从第一个捕获的组开始,而不是未捕获的组),这样以后就不能在代码中调用匹配组(?:动物)结果的重复。

希望这能解释非捕获组的使用。

在复杂的正则表达式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您希望使用大量的组,其中一些组用于重复匹配,另一些组用于提供反向引用。默认情况下,匹配每个组的文本将加载到backreference数组中。如果我们有很多组,并且只需要能够从backreference数组中引用其中的一些组,我们可以重写此默认行为,告诉正则表达式某些组只用于重复处理,不需要捕获并存储在backreference阵列中。

它非常简单,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日期示例来理解,假设日期被提到为2019年1月1日或2019年5月2日或任何其他日期,并且我们只想将其转换为dd/mm/yyyy格式,那么我们不需要月份的名称,即1月或2月,因此为了捕获数字部分,而不是(可选)后缀,您可以使用非捕获组。

所以正则表达式将是,

([0-9]+)(?:January|February)?

就这么简单。

(?:…)充当一个组(…),但不捕获匹配的数据。它确实比标准的捕获组效率高得多。当你想对某个东西进行分组,但以后不需要重用它时,就可以使用它了@托托

历史动机:

非捕获组的存在可以用括号来解释。

考虑表达式(a|b)c和a|bc,由于串联优先于|,这些表达式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语言({ac,bc}和{a,bc})。

然而,括号也用作匹配组(如其他答案所解释的…)。

当您想有括号但不想捕获子表达式时,可以使用NON-CAPTURING GROUPS。在示例中,(?: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