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同的方式记录消息,按死亡顺序排列:
致命的错误警告信息调试,调试跟踪
我如何决定何时使用哪个?
什么是好的启发式方法?
有不同的方式记录消息,按死亡顺序排列:
致命的错误警告信息调试,调试跟踪
我如何决定何时使用哪个?
什么是好的启发式方法?
当前回答
下面是“伐木工人”的清单。
Apache日志4j:§1,§2
致命:[v1.2:..]非常严重的错误事件,可能会导致应用程序中止。[v2.0:..]严重错误,将阻止应用程序继续运行。错误:[v1.2:..]可能仍然允许应用程序继续运行的错误事件。[v2.0:..]应用程序中的错误,可能可以恢复。警告:[v1.2:..]潜在的有害情况。[v2.0:..]事件可能导致错误。信息:[v1.2:..]在粗粒度级别突出显示应用程序进度的信息性消息。[v2.0:..]事件,仅供参考。调试:[v1.2:..]对调试应用程序最有用的细粒度信息事件。[v2.0:..]常规调试事件。跟踪:[v1.2:..]比DEBUG更细粒度的信息事件。[v2.0:..]细粒度调试消息,通常捕获通过应用程序的流。
Apache Httpd(和往常一样)喜欢过度使用:§
紧急情况:紧急情况–系统不可用。警觉的: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但系统仍然可用]。比容:关键条件[但无需立即采取行动]。套接字:无法获取套接字,正在退出子级错误:错误条件[但不重要]。“脚本头过早结束”警告:警告条件。[接近错误,但不是错误]通知:正常但显著的情况。httpd:捕获SIGBUS,试图在中转储核心信息:信息[和不可旋转]。[“服务器已运行x小时。”]调试:调试级消息[,即为调试而记录的消息)]。“正在打开配置文件…”痕迹1→ 痕迹6:跟踪消息[,即为跟踪而记录的消息]。“代理:FTP:控制连接完成”“proxy:CONNECT:向远程代理发送CONNECT请求”“openssl:握手:启动”“从缓冲SSL旅读取,模式0,17字节”“地图查找失败:map=rewriteitemap key=keyname”缓存查找失败,强制新的映射查找痕迹7→ 痕迹8:跟踪消息,转储大量数据“|0000:02 23 44 30 13 40 ac 34 df 3d bf 9a 19 49 39 15 |”“|0000:02 23 44 30 13 40 ac 34 df 3d bf 9a 19 49 39 15 |”
Apache commons日志记录:§
致命:导致提前终止的严重错误。期望这些在状态控制台上立即可见。错误:其他运行时错误或意外情况。期望这些在状态控制台上立即可见。警告:使用不推荐使用的API、API使用不当、“几乎”错误、其他不希望或意外但不一定“错误”的运行时情况。期望这些在状态控制台上立即可见。信息:有趣的运行时事件(启动/关闭)。期望这些在控制台上立即可见,所以要保守,尽量减少。调试:有关通过系统的流程的详细信息。期望这些仅写入日志。跟踪:更详细的信息。期望这些仅写入日志。
Apache commons记录企业使用的“最佳实践”,根据调试和信息跨越的界限来区分它们。
边界包括:
外部边界-预期异常。外部边界-意外异常。内部边界。重要内部边界。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commons日志记录指南。)
其他回答
我建议采用Syslog严重级别:调试、信息、通知、警告、错误、严重、警报、紧急。看见http://en.wikipedia.org/wiki/Syslog#Severity_levels
它们应该为大多数用例提供足够的细粒度严重性级别,并被现有的日志解析器识别。当然,您可以根据应用程序的要求,自由地只实现一个子集,例如调试、错误、紧急情况。
让我们对已有多年的应用程序进行标准化,而不是为我们制作的每个不同应用程序制定自己的标准。一旦您开始聚合日志并尝试检测不同日志之间的模式,这将非常有用。
我建议只使用三个级别
致命-这会破坏应用程序。信息-信息调试-不太重要的信息
根据RFC 5424,系统日志协议(IETF)-第10页:
每个消息优先级也有一个十进制严重性级别指示符。下表中描述了这些参数及其数值价值观严重性值必须介于0到7之间(含0到7)。数值严重性密码0紧急情况:系统不可用1警报:必须立即采取行动2临界:临界条件3错误:错误条件4警告:警告条件5注意:正常但重要的情况6信息:信息性消息7调试:调试级别消息表2。Syslog消息严重性
如果你能从问题中恢复过来,那就是一个警告。如果它阻止了继续执行,那就是一个错误。
在此之前,我已经构建了以下系统:
错误-表示出现了严重错误,特定线程/进程/序列无法继续。需要一些用户/管理员干预警告-有些事情不正确,但过程可以照常进行(例如,一组100个作业中的一个作业失败,但剩余的作业可以处理)
在我所构建的系统中,管理员都在接受指示,以应对错误。另一方面,我们将观察警告,并确定每种情况是否需要任何系统更改、重新配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