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有一个印象,如果可能的话,永远不要使用goto。
然而,在前几天阅读libavcodec(它是用C编写的)时,我惊讶地注意到它的多种用法。
在支持循环和函数的语言中使用goto是否有优势?如果有,为什么?请提供一个具体的例子,清楚地说明使用goto的理由。
我一直有一个印象,如果可能的话,永远不要使用goto。
然而,在前几天阅读libavcodec(它是用C编写的)时,我惊讶地注意到它的多种用法。
在支持循环和函数的语言中使用goto是否有优势?如果有,为什么?请提供一个具体的例子,清楚地说明使用goto的理由。
当前回答
当然,可以使用GOTO,但是有一件事比代码风格更重要,或者在使用它时,您必须考虑到代码是否可读:其中的代码可能不像您想象的那样健壮。
例如,看看下面的两个代码片段:
If A <> 0 Then A = 0 EndIf
Write("Value of A:" + A)
GOTO的等效代码
If A == 0 Then GOTO FINAL EndIf
A = 0
FINAL:
Write("Value of A:" + A)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两段代码的结果将是“Value of A: 0”(当然,我们假设执行没有并行性)
这是不正确的:在第一个示例中,A将始终为0,但在第二个示例中(使用GOTO语句)A可能不是0。为什么?
原因是,从程序的另一点,我可以插入一个GOTO FINAL而不控制a的值。
这个例子非常明显,但是随着程序变得越来越复杂,看到这些东西的难度也增加了。
相关材料可以在Dijkstra先生的著名文章“反对GO TO声明的案例”中找到
其他回答
在Perl中,使用标签从循环中“goto”—使用“last”语句,这类似于break。
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嵌套循环。
也支持传统的goto标签,但我不确定是否有太多的实例,这是实现您想要的结果的唯一方法-子例程和循环应该足以满足大多数情况。
“goto”的问题和“无goto编程”运动最重要的论点是,如果你过于频繁地使用它,尽管你的代码可能表现正确,但它会变得不可读、不可维护、不可审查等。在99.99%的情况下,“goto”会导致意大利面条代码。就我个人而言,我想不出任何好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我会使用“goto”。
我遇到过goto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的情况,我在这里或其他地方都没有看到过这个例子。
我有一个开关的情况下,所有的情况都需要调用相同的函数在最后。我有其他的情况,最后都需要调用不同的函数。
这看起来有点像这样:
switch( x ) {
case 1: case1() ; doStuffFor123() ; break ;
case 2: case2() ; doStuffFor123() ; break ;
case 3: case3() ; doStuffFor123() ; break ;
case 4: case4() ; doStuffFor456() ; break ;
case 5: case5() ; doStuffFor456() ; break ;
case 6: case6() ; doStuffFor456() ; break ;
case 7: case7() ; doStuffFor789() ; break ;
case 8: case8() ; doStuffFor789() ; break ;
case 9: case9() ; doStuffFor789() ; break ;
}
我没有给每个case一个函数调用,而是用goto代替了break。goto跳转到一个标签,这也是在开关的情况下。
switch( x ) {
case 1: case1() ; goto stuff123 ;
case 2: case2() ; goto stuff123 ;
case 3: case3() ; goto stuff123 ;
case 4: case4() ; goto stuff456 ;
case 5: case5() ; goto stuff456 ;
case 6: case6() ; goto stuff456 ;
case 7: case7() ; goto stuff789 ;
case 8: case8() ; goto stuff789 ;
case 9: case9() ; goto stuff789 ;
stuff123: doStuffFor123() ; break ;
stuff456: doStuffFor456() ; break ;
stuff789: doStuffFor789() ; break ;
}
案例1到3都必须调用doStuffFor123(),类似的案例4到6必须调用doStuffFor456()等。
在我看来,如果你正确使用它们,gotos是非常好的。最后,任何代码都像人们写的那样清晰。有了gotos,你可以写出意大利面代码,但这并不意味着gotos是意大利面代码的原因。这个事业就是我们;程序员。如果我愿意,我也可以用函数创建意大利面条代码。宏也是如此。
在c#中,switch语句不允许切换。因此,goto用于将控制转移到特定的开关箱标签或默认标签。
例如:
switch(value)
{
case 0:
Console.WriteLine("In case 0");
goto case 1;
case 1:
Console.WriteLine("In case 1");
goto case 2;
case 2:
Console.WriteLine("In case 2");
goto default;
default:
Console.WriteLine("In default");
break;
}
编辑:有一个例外的“不掉落”规则。如果case语句没有代码,则允许延迟执行。
因为goto使得程序流的推理变得困难。“意大利面条代码”),goto通常只用于弥补缺失的功能:使用goto实际上可能是可以接受的,但前提是语言没有提供更结构化的变体来获得相同的目标。以《怀疑》为例:
我们使用的goto规则是,goto可以跳转到函数中的单个退出清理点。
这是对的——但前提是语言不允许使用清理代码进行结构化异常处理(如RAII或finally),后者可以更好地完成相同的工作(因为它是专门为此而构建的),或者有很好的理由不使用结构化异常处理(但除非在非常低的级别,否则您永远不会遇到这种情况)。
在大多数其他语言中,goto唯一可接受的用法是退出嵌套循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将外部循环提升为自己的方法并使用return也总是更好。
除此之外,goto是对特定代码段考虑不够的标志。
支持goto实现一些限制的现代语言(例如,goto可能不会跳转到函数中或跳出函数),但问题从根本上还是一样的。
顺便说一句,其他语言特性当然也是如此,尤其是例外。而且通常有严格的规则,只在指定的地方使用这些特性,例如不使用异常来控制非异常程序流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