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该多久向源代码控制提交一次更改?在每个小特性之后,还是只在大特性之后?

我正在开发一个项目,有一个长期的功能要实现。目前,我在完成每一大块工作后,即每一个子特性实现和bug修复后提交。我甚至在发现bug后为某些特性添加了一组新的测试之后才提交。

然而,我对这种模式感到担忧。在一个富有成效的工作中,我可能会提交10次。鉴于我使用的是Subversion,这些提交会影响整个存储库,所以我想知道做这么多次是否真的是一个好做法?


当前回答

正如其他人所说的,尝试提交一个足够“完整”的逻辑块,它不会妨碍其他开发人员(例如,它构建并通过自动化测试)。

每个开发团队/公司必须为每个分支定义什么是“足够完整”的。例如,你可能有只需要代码来构建的功能分支,也需要代码来通过自动化测试的Trunk,以及表明某些东西已经通过QA测试的标签……或者类似的东西。

我并不是说这是一个好的模式;我只是想指出,如何“完成”取决于你的团队/公司的政策。

其他回答

一方面,您必须平衡安全性和可恢复性之间的妥协,另一方面,整个项目的变更管理的便利性。

我用过的最好的方案对这个问题有两个答案。

我们使用了两个完全独立的存储库:一个是项目范围的存储库,另一个是我们自己的个人存储库(我们当时使用rcs)。

我们会定期检查我们的个人存储库,几乎每次你保存你打开的文件。因此,个人存储库基本上是一个大的、范围很长的撤销缓冲区。

一旦我们有了一段可以编译、测试的代码块,并被接受为可以普遍使用,它就会被检入到项目存储库中。

不幸的是,这个系统依赖于使用不同的VCS技术才能工作。在使用两个相同类型的VCS时,我还没有找到任何令人满意的方法来实现相同的结果。两个颠覆资料库)

但是,通过在subversion存储库中创建“个人”开发分支,我已经获得了可以接受的结果——定期地检入分支,然后在完成时合并到主干中。

我喜欢每30-60分钟提交一次更改,只要它编译干净,并且在单元测试中没有回归。

如果您正在进行重大更改,并且担心会影响其他使用代码的人,那么您可以创建一个新的分支,然后在更改完成后合并回主干。

每次我完成一项任务时,我都会做出承诺。这通常需要30分钟到1小时。

我也喜欢在完成一大块工作后做出承诺,通常一天要做好几次。我认为在小提交中比在大提交中更容易看到发生了什么。如果担心提交太多,可以考虑创建一个分支,并在整个特性完成后将其合并回主干。

这里有一篇相关的博客文章:编程的恐惧:尽早检查,经常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