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我会把if中的长条件分解成几行。最明显的方法是:

  if (cond1 == 'val1' and cond2 == 'val2' and
      cond3 == 'val3' and cond4 == 'val4'):
      do_something

视觉上不是很吸引人,因为动作与环境融为一体。然而,这是使用4个空格的正确Python缩进的自然方式。

目前我正在使用:

  if (    cond1 == 'val1' and cond2 == 'val2' and
          cond3 == 'val3' and cond4 == 'val4'):
      do_something

但这不是很漂亮

你能推荐另一种方法吗?


当前回答

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给长if语句增加意义。我必须在代码中搜索以找到合适的示例,但这是我想到的第一个示例:假设我碰巧遇到了一些奇怪的逻辑,我想根据许多变量显示某个页面。

英语:“如果登录的用户不是管理员教师,而是普通教师,而不是学生本人……”

if not user.isAdmin() and user.isTeacher() and not user.isStudent():
    doSomething()

当然,这看起来很好,但阅读那些if语句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我们把逻辑分配给有意义的标签怎么样。“标签”实际上是变量名:

displayTeacherPanel = not user.isAdmin() and user.isTeacher() and not user.isStudent()
if displayTeacherPanel:
    showTeacherPanel()

这可能看起来很愚蠢,但您可能还有另一种情况,即您只想显示另一个项目,如果您正在显示教师面板,或者用户默认可以访问其他特定面板:

if displayTeacherPanel or user.canSeeSpecialPanel():
    showSpecialPanel()

尝试在不使用变量来存储和标记逻辑的情况下编写上述条件,不仅结果是一个非常混乱、难以理解的逻辑语句,而且你自己也在重复。虽然有合理的例外,但请记住:不要重复自己(干)。

其他回答

将您的条件打包到列表中,然后执行smth。如:

if False not in Conditions:
    do_something

我很惊讶没有看到我的首选解决方案,

if (cond1 == 'val1' and cond2 == 'val2'
    and cond3 == 'val3' and cond4 == 'val4'):
    do_something

因为和是一个关键字,所以它会被我的编辑器高亮显示,并且看起来与下面的do_something完全不同。

这没有多大改善,但。。。

allCondsAreOK = (cond1 == 'val1' and cond2 == 'val2' and
                 cond3 == 'val3' and cond4 == 'val4')

if allCondsAreOK:
   do_something

似乎值得引用PEP 0008(Python的官方风格指南),因为它对这个问题的评论篇幅适中:

如果if语句的条件部分足够长,需要跨多行编写,那么值得注意的是,两个字符的关键字(即if)加上一个空格和一个左括号的组合会为多行条件语句的后续行创建一个自然的4空格缩进。这可能会与嵌套在if语句中的缩进代码集产生视觉冲突,这也会自然缩进到4个空格。对于如何(或是否)进一步从视觉上区分if语句中的嵌套套件和这些条件行,PEP没有明确的立场。这种情况下可接受的选项包括但不限于:#无额外压痕。如果(this_is_one_thing和that_is_aother_thing):do_something()#添加注释,这将在编辑器中提供一些区别#支持语法高亮显示。如果(this_is_one_thing和that_is_aother_thing):#既然这两个条件都成立,我们就可以结婚了。do_something()#在条件延续行上添加一些额外的缩进。如果(this_is_one_thing和that_is_aother_thing):do_something()

请注意上述报价中的“不限于”;除了风格指南中建议的方法外,其他问题答案中建议的一些方法也是可以接受的。

为了完整起见,只需要一些其他随意的想法。如果它们对你有用,就使用它们。否则,你最好尝试其他方法。

你也可以用字典这样做:

>>> x = {'cond1' : 'val1', 'cond2' : 'val2'}
>>> y = {'cond1' : 'val1', 'cond2' : 'val2'}
>>> x == y
True

此选项比较复杂,但您可能也会发现它很有用:

class Klass(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ome_vars):
        #initialize conditions here
    def __nonzero__(self):
        return (self.cond1 == 'val1' and self.cond2 == 'val2' and
                self.cond3 == 'val3' and self.cond4 == 'val4')

foo = Klass()
if foo:
    print "foo is true!"
else:
    print "foo is false!"

不知道这是否对你有用,但这是另一种选择。还有一种方法:

class Klass(object):
    def __init__(self):
        #initialize conditions here
    def __eq__(self):
        return (self.cond1 == 'val1' and self.cond2 == 'val2' and
               self.cond3 == 'val3' and self.cond4 == 'val4')

x = Klass(some_values)
y = Klass(some_other_values)
if x == y:
    print 'x == y'
else:
    print 'x!=y'

最后两个我还没有测试过,但如果你想使用这些概念,那么这些概念应该足以让你继续下去。

(顺便说一句,如果这只是一次性的事情,你可能会更好地使用你最初提出的方法。如果你在很多地方进行比较,这些方法可能会增强可读性,让你不会因为它们有点粗糙而感到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