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Python中没有++和——运算符?


当前回答

我对python为什么没有++操作符的理解如下:当你用python写这个时,a=b=c=1,你会得到三个变量(标签)指向同一个对象(值为1)。你可以使用id函数来验证这一点,它将返回一个对象内存地址:

In [19]: id(a)
Out[19]: 34019256

In [20]: id(b)
Out[20]: 34019256

In [21]: id(c)
Out[21]: 34019256

所有三个变量(标签)都指向同一个对象。现在增加变量之一,看看它是如何影响内存地址的:

In [22] a = a + 1

In [23]: id(a)
Out[23]: 34019232

In [24]: id(b)
Out[24]: 34019256

In [25]: id(c)
Out[25]: 34019256

你可以看到变量a现在指向另一个对象,变量b和c。因为你已经使用了a = a + 1,这是明确的。换句话说,你将完全另一个对象赋值给标签a。想象一下,你可以写一个++,这将表明你没有给变量赋值一个新对象,而是给旧对象赋值。所有这些东西都是为了尽量减少混淆。为了更好地理解python变量是如何工作的:

在Python中,为什么函数可以修改调用者感知到的一些参数,而不能修改其他参数?

Python是按值调用还是按引用调用?既不。

Python是按值传递还是按引用传递?

Python是按引用传递还是按值传递?

如何通过引用传递变量?

理解Python变量和内存管理

在python中模拟值传递行为

Python函数通过引用调用

像Pythonista一样编写代码:地道的Python

其他回答

清晰!

Python非常强调清晰度,没有程序员能够正确地猜出——a的含义,除非他/她学过一种具有这种结构的语言。

Python还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引起错误的构造,而++操作符是众所周知的缺陷的丰富来源。 这两个原因足以让Python中不使用这些操作符。

决定Python使用缩进来标记块而不是 而不是句法手段,比如某种形式的开始/结束括号 或者强制性的结束标记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同样的考虑。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来看看关于引入条件操作符的讨论(在C: cond ?resultif: resultelse)在2005年加入Python。 至少阅读该讨论的第一条信息和决定信息(前面有几个关于同一主题的前奏)。

花絮: 其中经常提到的PEP是“Python增强提案”PEP 308。LC表示列表理解,GE表示生成器表达式(如果这些使您感到困惑,请不要担心,它们不是Python中少数复杂的地方)。

首先,Python只是间接地受到C的影响;它深受ABC的影响,ABC显然没有这些操作符,所以在Python中找不到它们也不足为奇。

其次,正如其他人所说,递增和递减已经由+=和-=支持。

第三,对++和——操作符集的完全支持通常包括对它们的前缀和后缀版本的支持。在C和c++中,这可能会导致各种“可爱的”构造,这些构造(对我来说)似乎违背了Python所信奉的简单和直接的精神。

例如,while C语句while(*t++ = *s++);对于一个有经验的程序员来说,它可能看起来简单而优雅,但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它一点也不简单。加上前缀和后缀的增量和减量的混合,甚至许多专业人士也不得不停下来思考一下。

我对python很陌生,但我怀疑原因是因为语言中可变对象和不可变对象之间的强调。现在,我知道x++可以很容易地解释为x = x+ 1,但它看起来像你在原地递增一个对象,而这个对象可能是不可变的。

这只是我的猜测/感觉/预感。

其他答案描述了为什么迭代器不需要它,但有时它在赋值以inline增加变量时很有用,你可以使用元组和多次赋值达到相同的效果:

B = ++a变成:

a,b = (a+1,)*2

b = a++变成:

a,b = a+1, a

Python 3.8引入了赋值:=操作符,允许我们用

foo(a:=a+1)

Foo (a++)仍然是难以捉摸的。

我最初写的这个答案是一个来自计算机民间传说的神话:丹尼斯·里奇(Dennis Ritchie)在2012年7月给ACM通讯编辑的信中指出,它被揭穿为“历史上不可能的”doi:10.1145/2209249.2209251


C加/减操作符是在C编译器还不是很聪明的时候发明的,作者希望能够指定应该使用机器语言操作符的直接意图,这为编译器节省了一些周期

load memory
load 1
add
store memory

而不是

inc memory 

PDP-11甚至支持“自动递增”和“自动递增延迟”指令,分别对应于*++p和*p++。如果非常好奇,请参阅手册5.3节。

由于编译器足够聪明,可以处理C语法中内置的高级优化技巧,所以它们现在只是语法上的便利。

Python没有向汇编器传递意图的技巧,因为它不使用这些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