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设计模式和国家设计模式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我在网上浏览了不少文章,但看不出明显的区别。

有人能用外行的语言解释一下吗?


当前回答

这两种模式都委托给一个基类,这个基类有几个派生类,但是只有在State模式中,这些派生类才保留对上下文类的引用。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战略模式是国家模式的简单版本;如果你愿意,也可以称之为子模式。这实际上取决于你是否希望派生状态保留对上下文的引用(即:你是否希望它们调用上下文上的方法)。

更多信息:Robert C Martin (& Micah Martin)在他们的书《c#中的敏捷原则、模式和实践》中回答了这个问题。(http://www.amazon.com/Agile-Principles-Patterns-Practices-C/dp/0131857258)

其他回答

这两种模式都委托给一个基类,这个基类有几个派生类,但是只有在State模式中,这些派生类才保留对上下文类的引用。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战略模式是国家模式的简单版本;如果你愿意,也可以称之为子模式。这实际上取决于你是否希望派生状态保留对上下文的引用(即:你是否希望它们调用上下文上的方法)。

更多信息:Robert C Martin (& Micah Martin)在他们的书《c#中的敏捷原则、模式和实践》中回答了这个问题。(http://www.amazon.com/Agile-Principles-Patterns-Practices-C/dp/0131857258)

策略表示“做”某事的对象,具有相同的开始和结束结果,但内部使用不同的方法。在这个意义上,它们类似于表示动词的实现。状态模式OTOH使用的对象“是”某种东西——操作的状态。虽然它们也可以表示对该数据的操作,但它们更类似于名词的表示,而不是动词的表示,并且是为状态机定制的。

当你有一个可以分为两个任务的项目时:

任务1:您可以使用两种不同的算法之一来完成:alg1, alg2

任务2:您可以使用三种不同的算法之一来完成:alg3, alg4, alg5

Alg1和alg2是可互换的;Alg3、alg4和alg5是可以互换的。

在任务1和任务2中选择哪种算法取决于状态:

状态1:任务1中需要alg1,任务2中需要alg3

状态2:任务1中需要alg2,任务2中需要alg5

上下文可以将状态对象从状态1更改为状态2。然后,您的任务将由alg2和alg5完成,而不是alg1和alg3。

您可以为任务1或任务2添加更多可互换的算法。这就是战略模式。

你可以在任务1和任务2中使用不同的算法组合获得更多的状态。状态模式允许从一种状态切换到另一种状态,并执行不同的算法组合。

策略:策略是固定的,通常由几个步骤组成。(排序只构成了一个步骤,因此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例子,因为它太原始了,无法理解此模式的目的)。 策略中的“主”例程调用了一些抽象方法。如。“进入房间策略”,“main-method”是goThroughDoor(),它看起来像:approachDoor(), if (locked()) openLock();openDoor ();enterRoom ();把();closeDoor ();if (wasLocked()) lockDoor();

现在,这个通用“算法”的子类可以实现该算法的步骤,该算法用于通过可能锁着的门从一个房间移动到另一个房间。

换句话说,策略子类化不会改变基本算法,只会改变单个步骤。

上面是一个模板方法模式。现在把属于一起的步骤(解锁/锁定和打开/关闭)放到它们自己的实现对象中,并委托给它们。例如,带钥匙的锁和带码卡的锁是两种锁。将策略委托给“Step”对象。现在您有了一个策略模式。

状态模式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你有一个包装对象和被包装的对象。被包装的是“状态”。状态对象只能通过它的包装器访问。现在您可以随时更改包装对象,因此包装器似乎可以更改其状态,甚至更改其“类”或类型。

E.g. you have a log on service. It accepts a username and a password. It only has one method: logon(String userName, String passwdHash). Instead of deciding for itself whether a log on is accepted or not, it delegates the decision to a state object. That state object usually just checks if the user/pass combination is valid and performs a log on. But now you can exchange the "Checker" by one that only lets priviledged users log on (during maintanace time e.g.) or by one that lets no one log on. That means the "checker" expresses the "log on status" of the system.

最重要的区别是:当你选择了一种策略,你要坚持它,直到你完成它。这意味着你调用它的“主方法”,只要它在运行,你就永远不会改变策略。OTOH在系统运行时的状态模式情况下,您可以随意更改您认为合适的状态。

“策略”只是一种算法,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不同的情况下改变它,它为你处理一些事情。 例如,你可以选择如何压缩一个文件。Zip or rar…在一个方法中。

但是“状态”可以改变你所有的对象行为,当它改变时, 甚至它也能改变其他领域……这就是为什么它有一个指向它的主人的引用。您应该注意到,改变对象字段完全可以改变对象行为。 例如,当你在obj中将stat0更改为State1时,你将一个整数更改为10。因此,当我们调用obj.f0()进行一些计算并使用该整数时,它会影响结果。